红色1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风采 > 活动展示 > 红色1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级本科生党支部

发布时间:2015-04-22来源:无 浏览次数:
宣传利民政策,丰富农村文化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本科生党支部
“红色1+1活动总结
 
根据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2009年度红色“1+1”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本科生党支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与北京市昌平区碓臼峪村党支部和麻峪村党支部友好共建,圆满地完成了主题为“宣传利民政策,丰富农村文化”的红色“1+1”活动。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级本科生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9月,现有党员46人。在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工作,本着“建设、服务、发展、创新”的工作理念,以育人为核心,以思想为主导,以组织为保障,以党员培养为工作重点,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党员思想,真正发挥了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红色“1+1”活动目的  
(一)党员经常性教育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把红色“1+1活动作为加强党员理论武装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大契机,与学生党员成长进步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促进同学们广泛受教育、长才干。
(二)党员联系群众新内容新路径的有益探索。发扬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带领学生党员把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发生的深刻变化送出校园、服务农村,尽同学们最大力量为农民排忧解难,使全会精神暖民心。
(三)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新形式新手段。让学生党员在题库编写、全会精神宣讲和与农民工接触中学习政治理论并进行宣讲,做到了有的放矢,边学边宣讲,能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四)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受益。充分发挥中央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的专业优势,在与农民的交往和中央精神宣讲中突出重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
二、红色“1+1”活动时间及地点
整体活动时间:2009年4月--10月
主体活动时间和地点:2009年5月17日北京昌平区麻峪村
2009年9月29日北京昌平区碓臼峪村
三、红色“1+1”活动内容
为更深入的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本科生党支部于5月17号赴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麻峪村和10月29日赴北京市昌平区碓臼峪村开展红色“1+1”活动。
5月17日上午,在我校毕业生刘村官的带领下,大学生党员一行与崔村镇麻峪村的村领导进行了交流与沟通。崔村村支书记首先简单地介绍了该村的基本情况,然后给我们详细介绍了该村今后几年的发展规划,尤其是对旅游业,种植业的投资,并把整个村的规划图给同学们观看学习。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也对崔村的发展规划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得到了村领导的肯定与表扬。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党员针对自己的一些疑问向当地有丰富经验的村干部进行了咨询,重点调查了科学发展观在农村中的实践情况,农村的环境保护情况,教育卫生方面的发展,村官的招募情况等等,使得同学们对于农村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认识,对于以后到农村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0月29日,在和碓臼峪村党支部调研和座谈中,村党支部组织委员隗同志向我们介绍了该村的人口、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构成、村办经济实体等基本情况,以及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06本科生党支部成员就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咨询,并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人口构成方面
  碓臼峪村共有220余户人家,其中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比例基本为1:1。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人口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本村的经济状况。外来人员在本地一般租住在本地人所加盖的平房内。村中主要收入来源于旅游业,碓臼峪村是昌平区最有名的民俗文化村之一。
 (二)村民收入方面
 该村的收入主要依靠民俗文化村的旅游收入,以及房屋出租和其他自主经营。旅游形式主要以“农家乐”为主。每年的五到十月为旅游旺季,每当此时有大批的北京市内居民来到此地观光游玩。隗女士表示,碓臼峪村村民每年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生活比较富足。鉴于当前经济不景气的状况,为全村人的利益考虑,着眼大局,村委会在“全村人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指导下,在村集体资金出资进行投资方面较为谨慎。但是如果有机会,还会通过各种途径,努力增加村财政收入,使村集体财产保值、增值,从而带领全村居民最终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三)教育方面
据村妇联主任介绍,根据全区统一安排,从今年九月份开始,全区所有的小学、初中一年级新生统一到指定学校上学。该村的指定小学均在长陵镇中心。而到了高中,则根据学生自愿原则,报考北京市各所高中。镇上的学校均有班车接送学生,学生均可在学校食堂就餐。近几年,村中的高考录取比例逐步上升,近年来一直接近100%。
(四)土地改革方面
 王书记向我们介绍说:“2008年10月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关于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由于地处北京,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在土地流转方面,北京已走在全国前面。政策出台后,平谷区的土地市场更呈现出了一派热闹的景象。该村现有土地几乎没有空闲,村北部土地现为开发区利用,南边菜园200多亩,属于个人承包。王书记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也极大的增加了村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情况
 碓臼峪村的一切工作都从本村的具体情况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村民为目标,统筹规划,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不懈努力。在发展本村经济、文化,建设和谐社区等方面,碓臼峪村有明确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确切的步骤,如在9月份召开了村党委扩大会议及在11月份将组织开展学习和讨论活动、整改落实等。在这一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六)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碓臼峪村加速了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在去年投入很多资金将村里的道路铺平、开展了多项改建工程。由于上级没有补贴,全部由村里出资建设,村委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村领导还介绍到,这些整改没有向上级要求一分钱。
(七)计划生育工作
 根据北京市计划生育工作安排,碓臼峪村严抓计划生育工作。外地人员到本地居住,管理属于居住地,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碓臼峪村领导介绍说,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得非常严格,也得到了全村人民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现在村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持平,人口浮动较小。
(八)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据村领导介绍,这里的老年居民在60岁以上将能够领取到国家发的补助200元/月,村里还会在每年春节时给70岁以上的居民发500元补助费。全村人都能在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领取到100元左右的物资福利。此外,村党委还会经常探望村民,关心他们的生活,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此外,村党委每月还会组织群众观看电影,丰富大家的生活。
(九)村容建设
 在村容建设方面,碓臼峪村以“村容整洁”为目标筹建了村卫生大队,现拥有卫生队十二支,分布在全村十二个位置。村里的垃圾统一用农用车拉运,每天两次,运往昌平区垃圾站。村委表示,在不久之后,将会采取更为适当的措施,如实行定点垃圾桶及垃圾分类,去治理当前还存在的一些环境卫生问题,努力建设成为北京市卫生村。此外,村委将尽最大地努力提高村民素质,让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但村领导也表示,提高村民素质不是一个短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村委及村民共同的努力。
(十)就业情况
 碓臼峪村充分利用自身条件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农家乐民俗游玩及果蔬采摘节等等活动),解决村中人口就业问题。同时加强了与区劳动局和社保局的联系,并获得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因此,碓臼峪村一直都保持着较高就业率,在村党委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碓臼峪村多次获得上级表彰。
(十一)村党委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看法
村党委领导均表示,欢迎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大学生村官主要负责使用计算机编辑打印文件、撰写合同等工作。村中的杜牡是我院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村党委书记助理,他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得到了全村人民的一致好评。村民说道:“我们都离不开大学生村官了!”
谈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需要哪些方面的素质时,杜牡表示,除了要有扎实的计算机功底外,还应精通法律知识,尤其是关于合同法方面的相关知识。他也表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工作之余学习相关知识,为村民服好务。
(十二)文化建设
 农村图书馆作为在农村进行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村图书馆事业在促进农村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建立诚信友爱的农村人际关系、激发农村社会的生机与活力、维护安定有序的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对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发挥着巨大作用。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在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生产力的时代,在农村,我们更应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为此,我们给碓臼峪村带去了关于计算机学习与运用,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等方面图书40余册,丰富了碓臼峪村村图书馆的藏书。同时,围绕着村子这些年有了飞速发展、村中定期会对村民们进行计算机知识及烹饪知识的免费培训,村中的受教育程度改善(已普及中专教育)等问题。
碓臼峪村村党支部领导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06党支部在科技、文化等方面提供的信息和支持表示感谢。村党支部领导表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06党支部在“红色1+1活动中开展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使村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给碓臼峪村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体现出了首都大学生在关注农村,支援农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风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办公楼五层   邮编:100081  电子信箱:zzk@cufe.edu.cn   版权所有:(C)2010-2021中央财经大学党委组织部